然后,他自刎于公孙杵臼墓前。
这是故事梗概,不过为了避免人对号入座,李永生还是将晋国、赵氏什么的来历,做了艺术加工,模糊了出处。
不管怎么说,这个故事里,所体现出的忠诚、无畏、信义、坚韧和友谊,都是难得的高尚品质。
李永生是昨天开讲的,今天讲的是两人定计之后,程婴引大军来围山,捉住了公孙杵臼,公孙杵臼大骂程婴。
说到这里,他笑眯眯地一拍手,“欲知公孙杵臼生死,明天你们老实来修院!”
一个半大的小子着急地站了起来,“李教谕,公孙杵臼不会死吧?”
剧透木有******!李永生白他一眼,“明天来了就知道了。”
“我们能来,就怕您不能来呀,”小家伙笑眯眯地挤兑年轻的教谕。
其实大家还是挺喜欢这个和气的年轻人,不过所谓尊重,不需要体现在嘴上,他们更愿意抱怨,嫌教谕不常来。
李永生这个教谕,当得确实不算合格,他事情多,时常还要帮着水源处维护秩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