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发送。没有署名,没有寒暄。
讯息显示「已送达」。
裴昭彦放下手机,身T後靠进宽大的皮椅中。办公室里只剩下空调系统低沉的嗡鸣。他闭上眼,指尖无意识地在光滑的扶手上轻轻敲击着。
他知道温念屿会看到。他也知道,那两个字和那份文献,是他此刻唯一能递过去的、无声却强劲的锚点。
手机萤幕在黑暗的卧室里骤然亮起,幽蓝的光刺得温念屿眯起眼。又是凌晨三点半的失眠时刻。他习惯X地点开IG,试图用无意义的滑动驱散脑中盘旋的恶意字句。
通知栏顶端,那个幽灵帐号的头像旁,静静躺着一条新讯息提示。
温念屿点开,几张学术文献的截图跃入眼帘。
冷静的排版,严谨的术语,被萤光笔标注的段落清晰阐述着艺术风格演变的必然X、探索期的价值,以及网络恶意言论作为「无效环境噪音」的本质。
最後,是那四个字:「噪音无效。」
没有落款。但温念屿瞬间就懂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