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有过这样的想法?”
肖克利问道。
“我一直想尝试用矽来取代传统的锗材料,只是一直没想到一个很好的晶T管技术思路,这个双扩散型晶T管,样式上就和方兴的设计有些相似,而且这种晶T管,我觉得可能会更加稳定,更加具有可靠X,不会出现三维晶T管的很多问题。”诺伊斯说道。
“你这是在质疑我的三维晶T管设计吗?就算能设计出更好的晶T管,但哪又如何?这样只在材料上取巧的技术,又能带来怎样的进步呢?我估计越是小型化的晶T管,价格与成本可能会越来越贵,每一个元件都很昂贵,制作出来也不一定能做到带来多大的革新,所以这样的晶T管根本就无法推广开来,我更觉得他的这种设计,对於科幻动画来说那绝对是超出人们想象的,是会引起无数人的兴趣,但科幻毕竟是幻想,有些东西无法拿到现实中来,起码我觉得在未来十年之内是无法现实的!”
肖克利虽然对方兴大加赞赏,但话里话外还是对矽晶T管表示质疑,认为这种技术绝对不会在十年之内出现。
这就是肖克利失败的原因了,就在1958年,矽晶T管开始大面积普及,在如此明显的大势下他依旧固守着自己的三极晶T管,不肯转型,结果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市场就被蚕食殆尽,那时才想到了转型,可是已经为时过完,短短两年时间就跌入了谷地,从此就再也没有跳出来。
为了理解肖克利那种晶T管的工作原理,可以把它左右分开,看成两个并联在一起的单向导电的二极管。
在中间是一层半导T锗,它具有负电荷载流子。
下面是金属铜形成的导电基底。
最上层是有金箔层。
当金箔接触到半导T锗表面的时候,就会形成带有正电荷载流子的半导T。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