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工人都是终身为一个企业服务,雇主投资於内部培训,不必担心楚材晋用,可以保证全部收效。所以,日本是全世界厂商在职训练投资最多的国家,日本的工人也养成了「以厂为校」的习惯。
在以往,这种在职训练的好处尚不十分昭显,充其量只是弥补了职工缺乏自动追求进步与自我提昇技能的弱点,偏主强制职工接受训练,提高技术水平而已。但是到了千禧年以後的一、二十年,科技以飞跃的速度发展,厂商在设备上不断创新,日本的制度便意外地发挥了极大的优越X。
在生产技术日新月异,新产品不断涌现的今天,要依靠工厂以外的技术学校或训练机构来培育技术工人,是远远追赶不上需要。日本的厂商在这方面就毫无顾虑,可以放胆地,以最快的速度引进新设备,采用新技术,试制新产品。
它们可以随时随地根据自己的需要举办训练班,对厂内工人加以技术改造。它们在技术工人方面不假外求,在创新方面可以争取最大的时效。这些接受过训练的工人都留在厂内,继续服务,雇主在这方面的投资,可以收取全部的报偿。厂方自然会乐於从事。最近一、二十年,日本生产技术进步神速,与此因素有极大关系。
最後,可能也是最重要的,日本的工资制度有刺激雇主扩充生产的作用。前面已经说过,在这种制度下,新入厂的工人拿最低工资,以後每年无条件地加薪。於是,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此工厂的人工成本将要逐年增加。
要想减缓人工成本之上升,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扩大生产规模,召募新人。因为新工人只能拿最低的工资,平均单位产品的人工成本便会因新工人之参加而降低。
扩充最快的厂商,其相对成本最低,停滞不长的厂商,其相对成本最高。在剧列竞争之下,快速扩充的厂商得以生存,不肯扩充的生产者终被淘汰。
这种关系,可以用一个很简单的算学式子说明。
现在假设某工厂:
第一年的工人数:A
第一年的平均工资:W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