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兴还清晰的记得前世七八岁的时候,从日本回中国老家的时候,一下子家里突然出现了一大堆的米盐油,直到两三年後这些东西也没用完。
那时方兴还小,不知道物价上涨这种高深的事情,直到他长大後再研究那段历史时才明白母亲就是为了怕以後涨价……。
这种心理来源於中国多年来的物资短缺,没有衣服食物很少,这让他们从骨子里就有着深深的“危机感”,一旦感觉到有危害到吃饭穿衣的事情发生就会立刻启动“应急”机制,那就是一定要囤积粮食、布匹以及一切能够买到的物品,就像现在一样,所有人都知道物价涨的很快,他们不知道这是什麽原因,只知道要趁着价格低的时候尽量的买,买的越多越好,就算用不上也要买。
不过当真正去研究那段历史时才会发现,方兴的母亲囤积的那些玩意只是小儿科,有可能是当时没有更多的钱,如果有钱的话,那买的东西可能会更离谱。
方兴曾在一本描写当时情况的书里看过一段文字,是这麽写的:【当时的人们就像昏了头一样,见东西就买,从保值品抢到消费品再到滞销品什麽都不放过,电视机有图像就抱,电风扇能转就买,电冰箱有冷气就要,有的家里囤积了数十个暖瓶;有的家里四处放着脸盆,暖瓶里盛着是酱油和米醋,脸盆放着的是咸盐和大酱。】
更有甚者在一些偏僻省份,人们为了抢购毛线而在大街上大打出手。
出现了两个人持刀,当街对砍的疯狂事情。
正因为所有人都疯狂的买买买,才会推波助澜般的让物价陷入了一个致命的陷阱,很多经济学家万般打算却没有把人们的心理给算进去。
这些事情在十年後看起来是如此的荒谬,以至於没有经过那个时代的人都不敢想象,但它确实发生过,而且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而是所有人,这种事情别说是放在物资短缺的年代了,就是放在二十一世纪,对於国家来说也是致命的,一旦发生就是大事。
在方兴看来,邓矮子时代的那场通货膨胀是必然会发生的,这是中国以服务业为主T的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必然的产物谁也阻挡不了,但是所造成的後果却是可以避免的,方兴学习邓矮子的战略,自然也不可避免的出现这种问题,所以他现在能做的就是争取让他的天津少损失一些,让变革之路少一些不必要的挫折。
方兴坐在了书桌前,拿起笔在纸上这下了“如何避免即将到来的大规模通货膨胀”。
写一篇文章字数不多,也就三千多字,从这次通货膨胀的缘由说起,然後是会引起的後果,最後就是如何应对这场巨大的危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