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里,都是热火朝天的景象,几个车间里的设备都被拆掉,每天不时还有来自其他企业的工程师加入到研究当中,最多时有近千人在一起工作,每一个车间都有一位负责人负责统一协调,他们对照肖克利提供给他们的芯片图纸进对自己能够生产的产品进行改造,如果有问题就向周明提出来。
其他的零部件方兴没有在意,那都是细枝末节,在技术上没有太大的困难,他只关心这套晶圆生产线,王建国带领着工人们花了三天时间才将它完全拆卸掉,大的零部件就有二百多个,最多的还是各种电路板,足有四百多块,最大的有十几厘米见方,最小的跟大拇指指甲差不多,有此可见这台设备的JiNg密程度了。
方兴不落丝毫的把整个拆卸过程都记在了脑海里,然後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把所有零部件都还原在了图纸上,每一处都标记下来,尤其是那几百块的电路板,每一块的特点全部记录在了纸上。
“我的妈呀!方兴,这是你画的?”
除了周明那些来自天津大学的师生外,其他人都傻了眼,在一张一米多见方的图纸上密密麻麻地画着一千多个零部件,别说是背着画了,就是照着画也画不出如此JiNg细吧,按照这个图纸,只要不把零件弄丢了,完全可以准确的复原回来。
“这份图纸你们好好保存………好了,咱们现在就可以仔细的研究这台设备的构造了!”
方兴不想和对方在他的记忆力方面讨论过多,一千多个零件对现在的他来说,只是稍有难度而已,毕竟他的大脑已经被两次强化了。
这套生产线可以制作十二英寸晶圆,也就是直径为三十厘米,英特尔的电脑现在已经是八英寸芯片了,尺寸将近小了一倍。
在这个时代,芯片小一倍代表电脑更小,也就是科技更高,但在三十年後这个结果正好是反了过来,晶圆越大科技含量才是越高。
原因嘛,很简单,现在的芯片的功能实在是不咋的,英特尔现在的芯片算是世界最强的了,可在方兴眼里连“垃圾”都算不上,就是七八年後的电脑芯片X能都b它强出不知多少,更不用说互联网时代的芯片了,那个时候芯片上的元器件大小都要以纳米来衡量,未来的手机芯片元器件最小的都达到了几个纳米大小,再小下去就会产生量子效应了。
所以这个时代芯片上的电子元件数量都差不多,多的一两千,少的七八百,在这个基础上大家追求的是谁能在更小的晶圆上将这些元器件放上去。
而在三十年後,元器件的大小已经进入纳米级别,那追求的就是谁能刻录下更多的元器件了,所以晶圆才会越来越大,更大的芯片才是顶尖技术的T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