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考生缺少实干经验,写出来的策论多如空中楼阁,虚浮不实,考官也不会对策论多做要求,只在会试时才真正看中策论,殿试只考一条策论。
王宵控制着策论水平,给自己定的标准是言而有物,下笔不空泛,兼顾文彩,以免阐述过深,引来不必要的关注。
毕竟文才领先,尚可说天赋异禀,但是没经历过的事,也写的妙笔生花,就有问题了,这是个道法显于世的世界,虽然在至圣先师的镇压下,几乎不可能有以术法作弊的机会,却并非全无破绽可寻。
比如黄梁一梦……
让你在梦里经历一世,一觉醒来,什么经验没有?
又如以术法临时开启灵慧……
凡有这方面的嫌疑,都要尽量避免。
已经是第三天,考试的最后一天了,看着考生们头顶盘旋着的浓郁文气,卫若兰不由赞道:“今次考生质量之优,实为生平仅见!”
“恭喜卫大人了!”
任千古拱了拱手,作为南直隶学政,考生考的好,也算作卫若兰的政绩。
可随即,任千古话音一转:“此次考生中,文气以王宵最高,竟达到了两尺七,怕是贡士亦未必高于他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