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扬洒洒数百字写完。
第二题是: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此题出自于《论语·季氏十六》,前一句是: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
第三题是:孟子曰:惠而不知为政,岁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民未病渉也,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济之?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
此题出自于《孟子·离娄下》,大意是子产主政郑国,用车马帮人渡河,孟子不以为然,批评说,如果早把桥梁建好,又何必耗时费力,又哪里需要帮助百姓一个个的渡河呢?
后两题细思,其实很有意思。
前一题隐约表达了太后对四王八公总揽朝局的不满,后一题则是希望把治理天下落在实处,少做表面文章,求取真正的治国贤良。
再结合第一题,表现出了太后患得患失,左右为难,拿不定主意的心态。
略一寻思,王宵提笔书写。
大成殿中,五位考官稳坐钓鱼台,通过至圣先师监看着考生答题。
“妙,妙哉!此子破题周正严谨,合大义,正合人臣本份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