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引领而出的旋律,伴随琵琶、笛子蜿蜒而下,点滴铺陈如潺潺流水,毫无疑问,丝丝线线轻缝轻绣的意境渲染已足。
这无疑给了观众一个不一样的感受。
歌词设计巧妙,以一个绣娘的视角,通过描绘她手中绣制的锦图,铺陈开来蜀绣的历史。进而将个人对刺绣、丈夫和家国的深情融入其中。
用词唯美、古典,优雅......大气又感人至深,将一位对为国征战的情郎情深意重的绣娘形象勾勒得情真意切。
一曲唱罢,现场还沉溺在歌声之中。
歌曲也好,杨若雪的唱法也罢,都与之前那首《赤伶》有些极大的区别。
这次,杨若雪以不温不火的吟唱之法,无疑与旋律相得益彰,恰如其分把握了歌曲所要表达的内涵,演唱节奏控制细致、收放自如。
“歌曲的曲调婉转悠扬,旋律轻柔、别具风情,带有清新唯美的江南曲调元素,你唱腔之前比赛大相径庭,但给人感觉如沐清泉般妙不可言,更似为初夏吹送来一阵清风。”
孙宇航率先开口进行点评。
“这首歌,编曲之中有竹笛、古琴、琵琶、二胡,很大胆,却让人眼前很亮。我很喜欢这首歌。”陈焕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