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是前去赴任,竟令郭淮与毌丘俭异口同声谏言当增兵,可见郑璞已有若“未战先夺气”之威名矣。
但不是每个人都忌惮郑璞的。
在接到司马懿的传书问是否需要关中增兵贺兰山、若需要当以多少兵马增援时时,邓艾就觉得郑璞没有什么可畏惧的,且贺兰山亦不需要关中的援兵。
至少现在不需要。
缘由也很充分。
一者,在贺兰山一带屯田自给并不是容易的事。
以现今还有近七千的士卒就算,扣除守备营寨与戍围外的将士,可边屯边戍的人力并不多,粮食出产自然要大打折扣;且招募周边的羌胡小部落畜牧,也要依着对半分来。若是在从关中增援三四千兵马来,他委实没有粮秣可供给。
从关中转运,亦是不可取的。
确实,疤璞是督战河西了,但他何时兴兵来犯贺兰山谁都不能确定!
彼不来犯,增援的兵马就不能归去,一直从关中转运粮秣所损耗的人力物力,委实太惊人了。若是疤璞一岁以后再来犯境,而增援兵马不堪粮秣转运之苦提前归去了,那就是弄巧成拙、令原先的兵马士气大溃了!
而且逆蜀骁骑将军赵广,此些年一直以游骑警戒着乌水河谷,从关中转运粮秣来贺兰山亦难保长时间不被逆蜀探知,进而侵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