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大司马曹真、今雍凉都督司马懿皆如此断言。
今既有机会将之斩杀于此,焉能因郭淮的心中的猜测而错失良机?
“逆蜀地小民寡,良才不如我魏国多矣。然而此疤璞有筹画之能,不亚于昔法孝直也!若能将之擒杀,可谓断蜀相诸葛亮一臂也,亦可令天子与司马都督心有慰焉!将军安能错失良机?”
刚迈入壮年的夏侯献性情锋芒毕露,言辞隐有指摘之意。
而长于事故的秦朗,则是委婉得多。
曰:“非我不知伯济之忧,然今事尚可周旋,若令疤璞脱险,莫说将士意难平,恐天子与司马都督亦见罪也。”
此二人身份尊贵、备受雒阳曹叡亲近,且是临时受郭淮节制。
他们既然皆言不可,几乎宣告了军议的定论。
尤其是另一步卒统领王生,亦如此作言,“故大司马抱憾而终,我等今有机遇雪恨,但求将军莫错过!”
王生,乃是先前曹真的部将。
虽然不如费曜、魏平与戴陵等人官职显赫,但亦是在雍凉之地镇守了近二十载之人,才能与名声仅亚于已病故的郝昭。
他的反驳,令郭淮彻底罢了强攻之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