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利于民,可得共赴国难之心嘛。
问话尚且涉及了赋税比例、徭役次数、各郡县政令是否公平清简,以及太守县令等僚佐的生活起居是否奢靡等等。
被问的李简毫无保留,一一详细作答。
亦令司马懿每一次听罢沉默的时间愈发持久。
甚至一度怀疑李简所答不实,乃在故意欺罔视听。
自然,这个念头仅是一闪即逝。
甫一召见李简时,他便隐晦的试探过李简离桑梓赴中原的目的了。
如问及李简为何行刺郑璞时,彼答曰:“受人恩惠,当有报之。义之所在,死生无念。”
如问及李简为何选择赴中原游历时,彼答曰:“简有刺汉将之举,虽郑子瑾释之,然终不可免罪,留在桑梓不过是拖累宗族亲友耳。若简只身远离,宗族后进若有成才者,或可忝为僚佐,扬门楣之声矣。”
最重要的是,司马懿还以言谓李简,意将他辟入大将军府为僚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