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依着“立限考事”、“以事责人”为准,一季为一期对太守、县令以及俸禄三百石以上的诸曹从事考核在职政绩、是否称职。
三百石以下的僚佐,有过则追主官渎职不察之责。
考核罢,朝廷将对实干任事者擢拔之,慕虚名而庸碌者左迁或罢黜之。不论臣僚名声、不计出身门第,唯“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耳。
自然,偏听则暗,一家之言不可信。
为了杜绝舞弊徇私,授权于李严组建督考署之时,天子刘禅亦从禁卫中挑选出侍卫,令侍中郭攸之督领另司此事,以便对照而录,求无遗无偏。
简而言之,乃是将秦时的监御史所掌的监察之权细化了罢。
诏令甫一出,朝野皆哗然。
有云如此行事恐会引发地方与中枢的离心;有云如此可杜绝郡县僚臣的不作为、抑或如昔日先帝刘备崩殂时黄元叛乱之事。
众口不一、褒贬各有之,但无改丞相推行的心意。
自然,此些事情乃大汉内政,已然大军拉锯的魏吴两国并不知晓。
伴着孙权大军出淮右的军情传到雒阳,魏国天子曹叡亦然亲自领军东来,此时刚至谯县。
至于为何来得如此之慢,乃是曹叡有说不可口的苦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