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是以刘备入蜀与丞相诸葛亮讨南中,郡县吏民皆不日竟安为例子,言逆蜀能得人心,担忧魏延据河西之地后也骤然而安,令魏国弄巧成拙。
作为帝王的曹叡,在有机会收回权柄的时候,自然不会拒绝。
先前他接受“边人治边”的建议,不过是对时局的妥协,乃无奈之举。
而且这种收回权柄的做法,曹叡也并不陌生。
在魏武曹操时,因为势力尚弱小而对凉州鞭长莫及,便以控制汉廷天子的便利,让韦端、韦康父子先后据凉州;但后来击败袁绍称雄河北后,为了收回权柄,对马超取陇兵围韦康于冀县有八月之久,镇守在长安的夏侯渊始终听而不闻、按兵不动。
一直待到韦康被杀,夏侯渊才督率大军长驱而来,讨平不臣、虎步关右。
是故,曹叡听罢,不假思索便允了司马懿之言,让其放手施为。
基于庙堂与自身的考虑,司马懿自是不想节外生枝。
只不过,郭淮的慨然请战,令他多了一分忧虑。
与荆豫、淮南两地战场魏国如今已然采取守势不同,不仅曹叡对陇右之失耿耿于怀,就连戍守雍凉的将率对战事主张也是倾向于攻势。
盖因此地自古民风彪悍,好战成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