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平一一还礼,然后一一耐心回答。有几个与赵平年龄差不多大的小孩立即飞奔向赵家庄跑去,一边跑一边大叫:“小郎君回来了,小郎君回来了。”
赵平还看到,不少佃户或者已经给墙壁刷卡白色的石灰,或者干脆在旁边修建新房,一片生机勃勃蒸蒸日上的景像。
赵平还看见,有一个商家在这里开了一个日杂小店,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人流,显然生意还不错。
一位七十多岁有些颤巍巍的老人,在一个曾孙陪伴下,手里柱着拐杖,虽然背已经驼了,但是精神尚好。
他向赵平一边躬身行礼,一边用手擦拭着眼泪说道:“小郎君呀,得好好感谢主母与你呀。现在乡亲们能够穿暖吃饱一日三餐,每周至少还有一顿肉,全部就是因为主母与小郎君。老朽活了几十年,还是头次见到这种景像呀。”
赵平急忙躬身还礼,口中说:“余公公,你老人家千万不能这样,这样会让小子折寿的。小子不敢当,小子不敢当!”
余桥欣慰看了四周正在变得焕然一新的村居,不禁抚须感叹:“见过如此盛景,老朽死而无憾唉。”赵平看了老人家脸色,急忙说道:“看老人家红光满面,八十不成问题,甚至可能百岁也有希望。”
余桥再次看了四周,然后呵呵一笑:“借小郎君的吉言。”
赵平也高兴地说道:“到时我一定要来喝你寿酒。”
面对对这个庄子年龄最大的余桥老者,赵平不敢怠慢,急忙一边上前搀扶,一边与他拉起家常起来,得知这位老人家好酒,当即就从平头车拿出一坛好酒送给老人家,并且还亲自把酒送到老人家住宅里面。
老人家是一个十多口的大院,院子两边分别是翠竹及黄桷树,鸡鸭鹅到处都是,墙壁全部粉刷一新,而且还在旁边正在请人修建六间新房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