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得乐基接着扳下另外一个手指:“其一,他们兵力不足。即使他们有了十万兵马,与汗国相差也很大,更何况这些大都是降卒,军心未必稳定。”
保安团成立不到一年,开始成立时不到一千,中坚力量极少,降卒占了极大部分。
附着保安团在大宋崛起,胡人也对保安团了解得清清楚楚。
这个结论也自然是张亮对哈得乐基的分析,张亮喜欢读《大宋中华报》,这是他从报纸收集到的数据。
“降卒占了绝大部分,决定保安团只有打顺风仗,如果打了一个败仗,或者打得不顺风,军心极容易兵变。”哈得乐基接着分析。
果然哈得乐基此话一出,立即引起其它万夫长的沉思。
这是张亮按照其它大宋军队习惯来分析,他没有与保安团接触,不知道保安团特殊架构与运作。
赵平的口号是驱逐胡虏,还我中华,阵以上的部队都有自己主簿,类似后世的指导员与政委之类。
这些降卒基本上都是汉人,他们在北方几乎受到汉人低人一等的待遇。
胡人是第一等,色目人是第二等,而汉人只是第三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