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经过一段时间休息的克里斯蒂安-贝尔,也随着密集宣传活动,开始频繁出现在媒体面前,尤其是当他驾驶着蝙蝠战车,出现在宣传现场时,几乎成为了各种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
《蝙蝠侠:开战时刻》的这阶段宣传重点,完全放在了克里斯蒂安-贝尔,和娜奥米-沃茨的身上,一个新任的蝙蝠侠,一个好莱坞知名女星,他们完全成了宣传的核心。
娜奥米-沃茨虽然够不到一线女星的地位,可她的荧幕形象一直非常完美,是很多男性影迷追逐的焦点,这也能保证为影片增加更多的号召力。
当然了,影片的宣传重点,也不可能一直都放在男女主角上面,那样时间长了,就会降低大众对于影片的新鲜感,所以宣传重心也在不断转移,围绕华纳兄弟制定好的计划,一步步向下进行。
当媒体试映会结束之后,各大媒体和影评人,几乎清一色的开始了对导演的赞歌。
“典型韦恩-格林伯格制片风格,黑暗严肃风中,又有对影迷更多的亲和度,影片的大尺度镜头明显变少,适合更多青少年观看。”
华纳兄弟旗下的大小媒体,清一色的开始吹鼓影片导演,所有人都清楚,这个年轻导演本身,就拥有海量的铁杆影迷。
短短几天时间里,在电视台、报纸、杂志、电台的轰炸下,全北美的潜在观影群体,甚至许多路人观众,都清楚了一件事,那个暑期档开端的黑暗之王,又回来了!
从最初让观众认识他的《忌日快乐》,到之后取得巨大口碑的《逃出绝命镇》,然后就是席卷全球的《小丑》,和过度之作都能创造奇迹的《小丑回魂》,这几年时间里,为他积累了没法统计数量的影迷群体。
导演的影迷还不像明星那样,他们不会把喜爱的导演挂在嘴边,也不会张贴他的海报。可到了他的新片上映时,往往这些人会第一时间走进影院,支持自己偶像拍摄的影片。
这种现象在韦恩上一部《小丑回魂》首映时,已经开始初现端倪,华纳兄弟也对这部分人,开始有了更多的期待,这也是他们玩命炒作影片导演的原因。
而且与过去韦恩的影片不同,那些青少年想要观看那些片子,只能等影片从影院下档之后,去百事达租赁或购买录像带观看,从来都没办法走进影院去购买R级片的电影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