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澈心中激荡,再次起身,长揖及地:「谢赵大人、程大人栽培!小子定当鞠躬尽瘁!近日於战阵杀伐、生Si一线间,对兵书战策确有些许新的领悟,尚浅薄得很,还望大人不吝赐教。」
会议结束,陈景明留步,私下告知:「子然,父亲已传话来。你祖父李元礼公昔年遗物,包括一部他亲手注解的兵书稿本及佩剑,待时局稍稳,必亲手奉上。陈氏……亦是你最坚实之後盾!」李云澈闻言,再次郑重道谢。
身负重任,又得强援,李云澈却并未有丝毫松懈。他深知自身短板,尤其是真正独当一面的帅才和深谋远虑的谋士,更是可遇不可求。他将目光投向了那海内闻名的荀氏。
数日後,城中秩序稍定,李云澈便亲自备礼,前往荀府拜访。
荀府书房内,清雅依旧。李云澈再次见到了那位气质温润如玉的荀彧。
【破妄之眼】再次开启,信息流淌:姓名荀彧字文若,身份颍川荀氏子弟,武力十八,智力九十七,统率七十五,政治九十八,状态健康冷静观察忧虑汉室衰微,评价王佐之才内政战略识人皆为顶级汉室的擎天玉柱然似对腐朽朝廷亦有失望,天赋王佐极内政极谋略高识人高。
一番寒暄,荀彧主动问及破敌之策,言语间对李云澈的兵法运用充满了好奇与探究。李云澈便将自己当时如何分析敌军心理、利用地形、虚实结合、以及最终决定「攻心为上,JiNg兵为辅」的思路和盘托出,其中不自觉地融入了「兵法JiNg通初识」後对战机和人心的把握。
荀彧听得异常专注,时而颔首,时而皱眉,待李云澈说完,他长叹一声,眼中异彩连连:「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子然都监对兵法之理解,对人心之洞察,确已登堂入室!……天下未定,明主未出,如足下这般x怀韬略、心系苍生之人,实乃社稷之幸!颍川虽地小,然近来却已成为不少关心时局之有识者关注之焦点。天下虽乱,然如明珠蒙尘者,尚多矣。颍川近来之事,或已成清流砥柱之望。」他虽未明言,但言辞间的欣赏与期许已然流露。临别时,他将一部亲手校注的《孙子略解》赠予李云澈,约定日後共同探讨。
夜深人静,李云澈独坐灯下,面前摊开的正是荀彧所赠的《孙子略解》与之前陈平送来的豫州堪舆图。他时而蹙眉沉思,时而以指为笔,在图上虚划,口中喃喃自语:「若敌据此高地,我当如何分兵诱之……若我yu取彼粮道,又该设几路奇兵……」【破妄之眼】下,那初识的兵法潜能彷佛化作无数虚拟的兵线与箭头,在他脑海中的舆图上纵横捭阖,推演着无数种可能。他知道,与荀文若这等大才对谈,方知自身兵法初识之浅薄。看来,除了实战,还需多研读兵书,勤於推演,方能真正将此潜能化为己用。
就在李云澈沉浸於兵法推演之时,猴子再次带来了「百目」的消息。
猴子一脸古怪地说:「都监,那百目真是个怪胎,小的去取东西的时候,他扮作一个跛脚的算命瞎子,差点把小的也给唬住了!神神叨叨的,说什麽棋局已开,落子无悔,不过他给的东西,倒是真家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