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郡丞大人,小子以为,守城之要,在於分区负责、内外有别、重点设防、军民协同。」
他开始详细阐述:「所谓分区负责,乃是将城墙划分为东、南、西、北四大防区,由郡兵主力配合经验丰富的义勇骨g如卫峥、石劲、徐详可各领一部分段驻守,明确各区指挥官、兵力配置、预备队及责任,避免临阵混乱。」
「内外有别,则是针对城外日益增多的流民。建议在城外四门附近,划设临时安置区,由官府提供少量粮食和简易住所,加以登记和管理。一则可安抚流民,避免其被h巾利用;二则可将其与城内居民隔开,严防J细混入;三则……亦可从中挑选可用之青壮,补充义勇。」
「重点设防,除了加固城墙,更应在四门瓮城、关键路口、以及城内粮仓、武库等要地,预设火力交叉点。例如,在城门楼两侧增设箭塔或投石点,使得敌军攻城时,无论从哪个角度,都会受到来自至少两个方向的打击!城内要道亦需设置路障和预备队,防止敌人突入後迅速扩散。」
「最後是军民协同。守城非一日之功,需全民参与。应立刻组织城内青壮百姓,按坊里编组,进行基础的灭火、救护、搬运物资、甚至夜间巡逻的训练,让他们成为守城士兵的有力後盾!」
李云澈的这番规划,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既有宏观布局,又有具T细节,尤其是「流民隔离区」、「火力交叉点」等概念,更是让在场的许多官员将领耳目一新!
然而,立刻便有守旧的文官提出质疑:「李参赞此策虽好,然将城防要地交由新募乡勇负责,是否过於冒险?流民安置区若管理不善,恐成贼寇温床!徵调民力,亦需大量人力物力……」
「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这次,没等李云澈辩解,程昱便直接开口,语气斩钉截铁,「李参赞所提分区负责、内外有别、重点设防、军民协同四大原则,深合兵法要义!具T细节或可再议,然大方向无误!依我看,就按此方案,立刻执行!若有推诿延误者,以贻误军机论处!」
有程昱这位掌握实权的督粮官的强力支持,那些反对的声音顿时小了下去。赵谦也最终拍板,同意了李云澈的整T规划,并责成军备规划处细化执行。
李云澈知道,自己提出的这些现代理念,终於开始要真正地影响这个时代的走向了。
然而,就在李云澈声望日隆,逐步在颍川军政T系中站稳脚跟之时,来自内部的暗箭也悄然而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