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立刻就徵兵和粮草的问题争执了起来。其他几位官员也纷纷发表意见,一时间众说纷纭,却似乎都难以抓住要害。
李云澈一直安静地听着,同时在脑中快速整合着这些信息,与自己之前查阅文牍所得相互印证。
待众人争论稍歇,程昱将目光投向了一直沉默的李云澈:「李参赞,你初来乍到,却已洞察昆yAn之弊。对眼前困局,可有何见解?」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集中到了这个年轻得有些过分的少年身上,其中不乏怀疑和轻视。
李云澈站起身,对着程昱和众人微微拱手,语气平静地说道:「诸位大人所言,皆是关乎颍川安危的要务。小子才疏学浅,不敢妄言。只是方才听诸位提及粮草转运与南北防线之事,小子斗胆,有几点浅见,或可补当前之不足。」
他走到那巨大的军事布防图前,拿起一支炭笔,点向了图上几个关键位置:
「其一,南路防线,西侧二道桥地势险要,然仅有乡勇轮值,防备松懈。此处若失,贼寇可长驱直入腹地。建议立刻派遣郡兵JiNg锐常驻,并於桥头及两侧山道大量储备火油、猛火罐等物,一旦有警,可立刻焚桥据守,阻断敌军。」
「其二,北路昆yAn一带,虽有兵站,然周边地形复杂,小路丛生。h司马虽已伏法,但其贪墨造成的後勤混乱和兵员缺额问题短期难以解决。与其被动防守,不如效仿古法,於几处关键山谷隘口预设伏兵疑阵,并开辟几条隐秘的後备粮道,虚实结合,方能应对贼寇可能的突袭与渗透。」
「其三,郡城本身,防御看似坚固,然小子日前观察,北城墙有一段墙角似有塌陷,仅以木料临时支撑,若被贼寇发现,恐成蚁x。需立刻徵调民夫,用砖石彻底修补,不可大意。」
他提出的这三点建议,都极为具T、务实,且直指要害,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哼!毛头小子,纸上谈兵!」杜猛校尉果然冷哼一声,不屑道,「增兵二道桥?储备火油?预设伏兵?修补城墙?说得轻巧!人从哪来?钱从哪来?粮草又从哪来?你当这是儿戏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