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位老臣叹息道:「张易,你所言有理,但战争耗费巨大,百姓苦不堪言。若再拖下去,朝廷恐怕会难以为继。」
李易恳切地回答:「大人,战争的确艰苦,但我们已经走到了这一步,若在此时放弃,前线的将士们、百姓们都将再次陷入苦难。此时退缩,百姓的安稳生活将永远无望。只有彻底击败金军,我们的百姓才能真正得享太平。」
老臣深思片刻,终於点头:「张易,你的决心打动了我。既然如此,我会在朝中支持你的北伐大计。」
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李易成功稳定了开封的局势。他不仅平息了民众的焦虑,还赢得了朝中部分大臣的支持。开封城内渐渐恢覆了平静,百姓们重新投入到支援前线的工作中,而前线的将士们也收到消息,知道朝廷和百姓都在全力支持他们,士气大振。
不久後,宋高宗再度召开朝会,正式宣布继续支持北伐,并承诺将加大对前线的物资和兵力支持。朝中的反对声音在李易的努力下渐渐消散,内忧得以化解。
李易终於松了口气,望着日渐稳定的局势,他心中满怀欣慰。虽然内忧暂时得到了解决,但他明白,战争的Y霾依然笼罩在大宋的头顶,前方的战斗还远未结束。接下来,他将与岳飞、韩世忠等将领一起,继续带领大宋的军队,踏上光覆河山的漫长征途。
「这只是开始,真正的决战,还在前方。」李易暗自思忖,眼中燃起了更为坚定的信念。他知道,不论多少风雨,他都不会退缩,直到大宋的江山重归於好。
开封城内的局势逐渐平稳,李易的果断行动让散布谣言的势力受到打击,朝中支持北伐的声音也越来越强。朝廷上下终於在北伐这一问题上达成了共识:继续推进战事,确保金国再无反扑的可能。宋高宗对李易的表现感到十分满意,特地下旨封他为“定国侯”,以表彰他在安抚民心、稳固朝局中的卓越贡献。
然而,表面的平静背後,李易心中依然感到不安。尽管成功化解了内忧,但他深知,北伐的胜利并不是仅靠战场上的胜利就能实现的。随着战争持续,朝中权臣、世家大族的利益越来越受到触动,若不进一步稳固朝中力量,这场战争将会被各种政治博弈所左右。
这时,来自前线的急报再次让局势变得覆杂。岳飞在前线发回消息,金国的援军已经再次集结完毕,完颜亮准备发动新一轮的反攻。虽然岳飞已做好防守准备,但对方的人数和兵力配置远超预期,这无疑让局势再度紧张起来。
李易立刻意识到,必须尽快将这一消息传达给朝廷,促使宋高宗采取更果断的措施来应对敌军的反扑。此时的李易不仅要处理开封城内的纷争,还要协调朝廷对前线的支援,压力巨大。
他连夜赶往皇g0ng,面见宋高宗。御书房内,宋高宗神sE凝重,显然他已经从其他渠道得知了前线的危急情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