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臣抬起头,看着新帝那焦虑而又略显憔悴的面容,心中竟涌起一丝怜悯。他深知新帝对子嗣的渴望,已经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而这一切的背后,是皇室传承的巨大压力和对江山稳固的担忧。
“陛下,子嗣之事,关乎天意,强求不得。臣在后宫中虽与妃嫔有所接触,但也只能尽力而为。况且,陛下乃一代明君,文治武功皆有建树,又何必因一时无子而如此忧心?”老臣鼓起勇气,试图劝解新帝。
新帝听了老臣的话,微微一怔,随后脸上露出一丝苦笑,“老爱卿,你不懂。朕贵为天子,这江山社稷若没有合适的继承人,朕如何能安心?这些日子,朝中大臣们的议论,让朕如芒在背。”
老臣向前走了几步,真诚地说道:“陛下,臣理解您的忧虑。但臣以为,陛下应放宽心态,顺其自然。同时,也应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治国理政上,以陛下的雄才大略,定能让国家繁荣昌盛,这才是根本。”
新帝看着老臣,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思索。许久,他叹了口气,说道:“老爱卿,这些日子,朕的所作所为,确实有些过分,让你和皇后受苦了。”听到新帝的这句话,老臣心中一暖,这还是新帝第一次主动提及此事。
“陛下,过去的事,臣不愿再提。臣明白陛下的苦衷,也深知陛下对臣的期望。只是,后宫之事,实在有违人伦纲常,还望陛下三思。”老臣决定借此机会,向新帝表明自己的态度。
新帝沉默片刻,说道:“朕知道此事荒唐,可朕实在是没有别的办法。朕曾以为,让你与妃嫔接触,或许能有一线希望。如今看来,是朕错了。”老臣看着新帝那诚恳的模样,心中的怨恨渐渐消散。
“陛下,既然您已明白,那便请停止这一切吧。臣愿意继续辅佐陛下,为陛下出谋划策,治理国家。至于子嗣之事,臣相信,只要陛下广施仁政,上天自会眷顾。”老臣说道。
新帝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感动,“老爱卿,有你这句话,朕心安了。朕答应你,不再让你陷入这种荒唐的境地。”老臣听到新帝的承诺,心中满是欣慰,他跪地叩谢:“谢陛下,臣定当尽心竭力,不负陛下所托。”
从那以后,新帝与老臣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新帝不再执着于让老臣在后宫的荒唐行径,而是时常与他探讨治国之道。老臣也放下了心中的芥蒂,全心全意地辅佐新帝。
一日,新帝在朝堂上处理完政务后,单独留下老臣,两人一同漫步在御花园中。此时正值春日,花园里繁花似锦,香气扑鼻。新帝看着眼前的美景,心情似乎格外舒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