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卫亦馨清清楚楚地记得,在庆隆七年之前,方孰玉一直只是翰林院的五品侍讲学士。
争御前制诏名额这件事,在前世时她虽然没有过问细节,但也因为方孰玉而留意过。到底是谁获得了这两个名额,她记得不是很清楚,但能肯定的是,绝对没有方孰玉。
为了这两个名额,翰林院里争得头破血流。各种阴谋手段迭出,连读书人基本的斯文都丢掉了。她记得如此清楚,还因为定国公朝觐时,用不屑的口吻跟她提起过这件事。
武勋一向被文臣清流所看不起,但这件事却斯文扫地。卫亦馨还记得,当年定国公提起时,面上快意的神情。
那时她还悄悄松了一口气,庆幸方孰玉没有参与这场丑陋的争夺。
可是眼下,他却获得了这个宝贵的名额。
这一世,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个变故,令卫亦馨隐隐有一种事情脱出控制的危险直觉。
她的眼眸中闪着不明的光芒,拿起一把小巧精致的金剪,慢慢剪起一张金丝罗帕来。看着丝帕一缕一缕掉落在地上,她捋着脑中的思路。
在前世,她用两人定情的梅花银簪,抓住了昭阳公主创造出的机会,让方孰玉成为了齐王詹事府上的詹事。
那时,正是齐王和太子斗得旗鼓相当、局面胶着之际。正因为有了方孰玉的投奔,齐王才有了一批坚定的文官拥护,为他日后登基打下了根基。
在她看来,没有方孰玉,齐王或许最终能登基,但过程一定会曲折许多。登基后,也很难令那些顽固不化的腐儒们臣服。
所以这一世发现自己重生后,卫亦馨只利用身份的便利,去赢得帝宠。对其他的事情,她连问都没有问一下,就怕因为自己这个原本并不存在的人,而让所有的事情发生了变化,最后影响齐王登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