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是大明允许抵押借贷,这就极大的加速了产业资本的扩充。
“贤弟,一百万元已经不少了,搁以前只有盐商能拿出这么多。”
郑遵让哈哈一笑,又接着说道:“那就不多说了,咱们赶紧动身,虽说内务府的公文还没有发下来,但是想来不会拖太久,我们得先行一步。”
“郑兄稍等片刻,待小弟与剿丝厂的管事说一声。”
石久可当即将缫丝厂的事托给管事,然后跟着郑遵让先回到南京,到了南京之后又带上工商实业银号南京总号开具的金票,乘船直奔北京而来。
……
草场门外,龙江造船厂。
这半个月,郑芝龙吃住都在造船厂。
而且郑芝龙还特意隔绝了内外消息,以免打扰到他。
郑芝龙之所以如此着紧,是因为大明第一艘蒸汽动力战船已经到了紧要关头,见证历史见证奇迹的一刻就要到来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