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做恐怕也没什么用。”朱慈烺苦笑道,“当年太祖高皇帝先设立锦衣卫监察百官,成祖文皇帝再设东厂来监察锦衣卫,宪宗皇帝又设西厂监察东厂,武宗皇帝又设内厂监察西厂,可是到最后发现除了增设了大量的缇骑以及内侍,空耗大明朝廷无数钱粮之外,官员的贪腐现象却并未得到实质性改善,也就是说太祖高皇帝他们所做的努力,没有发挥任何作用。”
“欸,话不能这么说。”崇祯摆摆手说,“这些措施在刚推出时还是起到了很好效果的,只不过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政策都是有时效性的,一旦过了时效,设计得再完善的良法也会成为恶法,非但无助于纯洁官员队伍,反而只会增加国家的财政负责,就如东厂、西厂及内厂等机构的设立。”
说到这一顿,崇祯又说道:“但是话又说回来,我们也不能因为任何政策都存在时效性就不去做,那样的话就又成了因噎废食。”
朱慈烺道:“所以,父皇确实有意让御史来监察内务府?”
“父皇确有此打算。”对于朱慈烺这个大明储君,崇祯没有任何隐瞒,直接和盘托出,“父皇不光打算让都察院的御史监察内务府官员,还打算在内务府设立监察科,监察科的给事中除了监察内务府官员之外,还有权监察六部五寺以及地方官员。”
“父皇是说交叉监督,互相挑刺?”
朱慈烺的眼睛亮起来,这个法子好。
“对,交叉监督,互相挑刺!”崇祯笑了笑又道,“不过,要让这个政策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存在一个前提。”
“这个儿臣知道。”朱慈烺俊脸一下变成潮红色,“就是要让内务府的官员与六部五寺的官员形成水火不容之势。”
“对。”崇祯笑道,“要让他们水火不容,互相视为寇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