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自从加农炮出现之后,欧洲传统的高墙薄壁城堡就变得不堪一击,为了加强城堡的防御,在城堡外围修建棱堡的战法应运而生。
棱堡由于低矮内倾且极厚的墙体,可以轻松抵御加农炮的炮击。
而且在棱堡的壕沟外通常有护坡,护坡的高度通常与堡墙持平甚至高过堡墙,这就使得加农炮想要打击棱堡的墙体都很困难。
因为必须得先把棱堡外的护坡给清理掉,清出加农炮的射击界面才行。
但在此过程中就要承受棱堡火力的覆盖,所以进攻方通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并付出大量人员伤亡才能够摧毁一个棱堡。
以当时欧洲那些小国家的人力资源,棱堡战术基本就是无解的。
结合目前的徐战大战,建奴的人力资源相比欧洲国家也是强不到哪去,所以别说推平徐州城外的十二重六百多个铳台,就是最外围的两重铳台也够他们喝一壶的。
即便是最保守估计,每个铳台至少能带走建奴一千到两千个包衣奴才。
所以崇祯倒要看看,建奴的承受极限有多大?能忍受多少包衣的伤亡?
八旗汉军将红夷大炮架设好了之后,便开始在汉军将领的指挥下逐次发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