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这些寒门士子从原生家庭带来的短板就会被完美的补全。
等到这些寒门士子再回到南京,面对那些贪图享乐而留在了南京的世家子弟,就是一种降维式的碾压!双方无论是从思想高度还是意志品质,或者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已经完全不在一个层面。
到那时候,像复社这种社团就再不会有生存土壤。
所以,崇祯是真的没把复社放在心上,来南京这一个多月,他甚至都懒得出面干预,而只是静静的等着这些公子哥自行分道扬镳,哪怕他们没有分裂,再然后一个都不肯北上,那也没什么,一群官宦世家子弟而已。
这一个月汇聚到南京的寒门士子已经超过八千。
加上国子监的两千多个学生,总人数已经过万。
今天竖的“升官发财”“贪生怕死”两面大旗肯定会劝退或吓阻大部分士子,但是以崇祯的估计,差不多会留下四千人!
崇祯的心理底线是留下三千!
只要有三千士子留下,也就差不多了。
因为北伐军组建之初,也只有两千多黄埔学生。
只要有三千士子留下,崇祯就有信心将这三千人打造成三千颗种子,然后以这三千颗种子孵化出一支新军及一支清廉自律的新式文官队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