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并无不信。”堂上的郑遵歉一摆手又接着说道,“事实上,圣上所说的这个数字与在下估计的也差不多。”
“坊间有传言说,”
“说矿监、税使所得税银,内帑者一、中使者二、参随者三、土棍者四!”
“如今看来这一传言十有八九是真的,各省矿监、税使所征税银中的九成被中使、参随以及土棍瓜分,仅一成解送内廷司钥库!”
“二百万之十倍便是两千万。”
“换言之,我大明岁入不应是两千万,而应是两千万复两千万,四千万两!可惜,另外两千万税银多流入中使、参随及土棍私囊,而仅有十一流入圣上的内廷司钥库,所以才会导致国用不足、盗贼蜂起,所以才会导致东事久拖不决!”
说到这,郑遵歉终于抛出了他的结论:“有鉴于此,在下以为开源则大可不必,完全不必增设名目加征商税,只需正本清源,让中使参随及土棍贪墨之九成税银流入国库,则国用之不足便可迎刃而解,大明便仍有可为!”
听到这话,崇祯哑然失笑。
果然是屁股决定脑袋,斯言在理。
郑遵歉商贾出身,就免不了替商贾代言。
归根结底就一句,再加征商税是不行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