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前一刻还在嘲笑梁川剽窃他人的作品,后一刻则是真正地被梁川的水平与实力生生打脸。
据说那一天之后,汴京的纸价涨了不少,人们争相摘抄梁川的三首新词,各个学院书社广为传诵,才子佳人拜读倾倒,梁川的名字甚至压过了欧阳先生的大名。
女人好灯火阑珊,男人嘴边挂的都是浪花淘尽英雄!
人们询问着这个梁川是何许人也,好似一夜之间从石头之间迸出来的,甫一出世就是惊天巨响,让汴京城的文坛是巨颤不已。
多番询问之下,竟然是个家奴,还是丁谓家的家奴!身无半点功名,身份还有些卑贱,舔居丁谓府上的管事,说白了就是一个不入流!
身份暴露之后人们更是五味杂陈心潮澎湃,感慨丁谓门下一走狗都是旷世奇才,丁谓有眼识贤才收纳门下,更有感梁川怀才不遇。
身怀大才只能屈居他人门下,空有报国之志却不能一展拳脚,心如死灰聊籍诗词大抒胸中悲怆,在诸位大相公面前更是不卑不亢。
坊间更有传言丁谓连日的诸多奇谋都是梁川在背后谋划,真正的高人是这个名不经传的管事。为了掩饰自己的才学,他故意写出一手烂字。
谣言的力量是十分可怕的,一时间梁川的身份被冠上了好几层的光环,人们添油加醋充分发挥各种想象力,连瓦舍勾栏河边卖唱说书的也开始流传他的形象了。
真相如何,也只有他们几个在场的当朝官员最清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