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三天时间,镰仓城内便动员了将近三万的民工,他们都是游离在死亡边缘濒临饿死的难民,源赖朝给了他们吃的更给了他们工作。
这些人的工作效率是惊人的,镰仓城的城郭并不是很大,这个只比兴化略大的岛国东部重镇,仅仅是几天的功夫一条护城河的雏形便出现了。
从河道里挖出来了不少的石块还有土方,这些材料再用去城墙的建设,石料堆砌土方则用来烧制青砖。
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不是看中哪里就在哪里开挖,按梁川的设想城面的排水渠要符合城市建设的规划,假合取得天下以后,若是要以镰他为大本营,那岂能让镰仓胡乱建设?
最好的方法就是参考长安城的建设模式,城里的道路四平八直,设定各种功能区,居民区与商业互相分开,以便更好地管理。
城中的排涝系统则是能大则大,水渠要造应城市长期的发展,不能今天够用了明天房子又多了,然后又开挖,这费时费力更不切实际。
至于港口的建设梁川是个门外汉,岛国人民反而专业多了,他们本就是向海而生的民族,与大海打交道的时光远远多于与土地打交道的时光。
航海业在封建时代向来是统治者重视就繁荣,统治者一打压就功亏一溃的事业,这些成本投入极为庞大,民间虽然也能发展起来,可是还是离不开官府的支持。
梁川说的都是泛泛的大方针大方向,具体的细节自然有源赖朝手下的一帮人帮他去谋划策划。
要是事无巨细都还要他去亲自过问,那不得累死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